
近年来,中央持续强调科学仪器自主可控并推动相关方案实施★★★。2024 年 3 月 13 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4 月 10 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强调更新升级试验检测设备★,重点推动设计验证环节更新模型制造设备★★★、实验分析仪器等先进设备;12 月 5 日,财政部印发《关于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及实施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强调拟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给予本国产品相对于非本国产品 20%的价格评审优惠★★★。政策引领下,科学仪器自主可控逻辑进一步强化,有望为科学仪器行业带来长期机遇★。
1★。2024-12-22西南证券——科学仪器领军企业★★★,引领半导体 ICP-MS 国产替代
当前我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国产科学仪器难以满足科学研究的需求★,致使我国在科研领域使用的科学仪器设备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大型分析仪器基本被欧美垄断,科学仪器已经成为我国第三大进口产品★,仅次于石油和电子元器件。中美在新兴尖端技术领域的交锋日趋激烈,美国对华投资和技术出口管制措施也愈加严厉,这将倒逼国产企业加快实现科学仪器的自主可控★。

欧美日企业垄断全球市场。目前全球科学仪器研发和生产高地主要有三个:美国(赛默飞★★、丹纳赫、安捷伦等)★★、欧洲(蔡司、梅特勒—托利多、艾本德等)、日本(岛津、日立高新★★★、日本电子等)★★★;全球 TOP19 的仪器厂家中★★★,美国 13 家★★★,德国和瑞士各 2 家,英国和日本各 1 家★,中国企业无一上榜★★★。
4。2024-12-15华源证券——上海市出台行动方案促进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发展★★★,关注北交所科学仪器企业
《2023 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 3★★。3 万亿★,达到 33357★。1 亿元★★,同比增长 8。4%★★,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增速高于★“十四五”时期★“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 7%以上★★★”的规划目标★。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量于 2012 年突破 1 万亿元,2019 年突破 2 万亿元★★,2022 年突破 3万亿元,2023 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持续加大,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保障。
从投入强度看,2023 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R&D 经费与 GDP之比)为 2★★★。65%,同比提高 0。09 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快于“十三五★★”以来年均水平 0。02 个百分点,延续较快提升态势。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在世界上位列第 12位,接近 OECD 国家平均水平(2。73%)★★★。
国内科学仪器主要厂商规模较小,成长空间广阔★。我国科学仪器起步相对较晚,在研发技术、性能参数、质量可靠性等方面总体不及欧美国家同类。从营收规模看★★,国内科学仪器厂商与国际龙头之间差距很大。我们认为,在国内相关政府部门针对科学仪器行业出台鼓励性政策和划拨资金资助的背景下,国内有望成长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学仪器公司,从而实现前沿技术的本土自主化。

(风险提示:四川大决策投顾分享的内容旨在为您梳理投资方向及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买卖依据★,您应当基于审慎原则自行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四川大决策投顾 摘要★★:科学仪器已经成为我国第三大进口产品★★,仅次于石油和电子元器件,中美在新兴尖端技术领域的交锋日趋激烈★,美国对华投资和技术出口管制措施也愈加严厉,这将倒逼国产企业加快实现科学仪器的自主可控。
当前在外部封锁的情况下★★,科学仪器的自主可控步伐有望加快。目前中国流式细胞仪市场中的头部企业主要以进口厂商为主,2023 年贝克曼库尔特★★★、BD 医疗★、安捷伦和赛默飞世尔占据约 78。3%的市场份额★。观研天下数据显示,2017-2022 年我国质谱仪进口依赖度始终维持在 70%以上★,存在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国家为促进我国科学事业发展及科技进程推进,早在 2001 年就成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作为该基金资助的重要项目类别之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科研仪器的创新研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进步。根据智研瞻数据,2019 年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市场规模 5186。32 亿元★★★,2024 年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市场规模 8995。59 亿元★★。受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市场需求的增长,智研瞻预计 2025-2031年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平稳上升,预计 2031 年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5859★。99 亿元。
科学仪器被称为科学家的“眼睛”和高端制造业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在很大程度上能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科研和工业发展水平。随着社会和科技水平的发展★,科学研究中的重大突破都离不开基础科学仪器设施的支撑,因此科学仪器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推进科技进步的关键性因素。目前科学仪器包括分析仪器★★、计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医学诊断仪器、物理性能测试仪器、大气探测仪器及其他科学仪器等★★。
5★.行业近期催化剂:美国禁令升级,禁止向中国出口高参数流式细胞仪和质谱仪


中国大型科研仪器进口产品约占七成★★★,国内科学仪器行业需要本土创新★。我国分析仪器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薄弱,一些高端产品和核心技术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依旧有差距。根据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查询的数据,2016-2019 年我国大型科研仪器整体进口率约为 70。6%,其中分析仪器的进口率更是超过 80★★。0%。与国外厂家相比,国内科研仪器厂商在技术、经验★★、资金★★、规模和营销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大型跨国企业利用技术资金优势不断向国内市场渗透★,国内科学仪器亟需本土企业突破★。

2025年1月15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一项新的出口管制规定★,对《出口管理条例》(EAR)进行修订,以应对生物技术领域的“两用性”问题。该规则对某些生物技术设备及相关技术实施了新的管控措施,并就这些变更征求公众意见★。新的出口管制规定★★★,未经美国许可★★,任何公司和个人禁止向中国及其他国家出口高参数流式细胞仪(high-parameter flow cytometers)和特定质谱设备(mass spectrometry)★。这些设备能够★“生成高质量、高内容的生物数据,包括可用于促进人工智能和生物设计工具开发的数据。


科学仪器制造位于分析仪器行业产业链中游。科学仪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科学仪器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代表企业有海康威视、通用电气★、霍尼韦尔等;中游为研发制造生产行业★★★,国外代表企业包括赛默飞世尔、安捷伦★★、岛津★★★,国内有聚光科技★、天瑞仪器、禾信仪器等★;下游为科学仪器需求市场,主要需求者包括各大科研主体★★、国家实验室★★、企业研发实验室★★★、学校科研实验室等。